臭豆腐是由豆腐發酵製作而來,是長沙、南京等地的小吃之一,並流傳世界其它地方,但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臭豆腐含有必須胺基酸離胺酸(lysine),應避免與還原醣共同加熱,以免產生糖化終產物等致癌物。
起源
相傳清朝康熙八年,安徽仙源縣舉人王致和赴京趕考,不幸名落孫山,留在北京經營豆腐舖。一日王致和因累積不少存貨,打算製作豆腐乳,將豆腐切成小塊,放入罈中。過幾天打開罈子,發現豆腐變成青色,而且奇臭無比,不過卻非常好吃,所以決定將臭豆腐乳當成商品出售[1]。此臭豆腐乳淵源及型態與現代臭豆腐不同,現代臭豆腐更相近明代以前成名的安徽毛豆腐,且據說早期的臭豆腐是由腐水浸泡入味而得。
製作過程
臭豆腐是一種發酵製品,把原本無味的豆腐自然發酵,台灣傳統的浸泡液是把莧菜較老的部份,浸泡在洗米水中,放在常溫下發酵六個月,產生那特殊的氣味。但隨著地區、食用方法的不同,製作方法及成品也有相當大的差異。新竹食品科學研究所培養出數種可以製造臭豆腐的菌種,可縮短培養臭滷水發酵期為一個月,並將臭滷水發酵菌組技術轉移給民間。
臭滷水
1.自然發酵的臭滷水是在水缸中放入稻草、豬肉等肉類,然後任由其露天自然發酵、腐敗,經過幾個月後,就可以放入豆腐,不過這種方法非常不衛生,而且都會長蛆。
2.現在有許多廠商使用發酵菌接種的方式,直接培養臭滷水,不但發酵的時間短,而且安全衛生,可以大量生產。
3.亦有以純植物為基礎,天然發酵而成的滷水,是以刺桐葉、野莧菜、竹筍、菜心、冬瓜、薑、花椒等數十種蔬菜或植物,加些許的鹽加以醃製,讓它在自然環境的室溫中,經長期靜置八個月以上,自然發酵而成。
臭豆腐易致癌?品嚐注意4點
1、不要買臭味太重的臭豆腐。
文字資料參考來源:維基百科、「國民美食」臭豆腐,吃了真的容易致癌嗎?營養師解析它造成健康危害的「關鍵因素」(風傳媒)
影片參考來源:吃起來像襪子!? 美國人挑戰連續吃15塊臭豆腐! feat. 莫彩曦Haile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