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雞飯是一道雞肉配香飯的瓊菜,作法起源於海南島文昌縣的家常飲食,當地人稱之為「文昌雞飯」,從移民到新馬等地的海南人傳入,開始成功的商業化普及推廣。海南人會以被稱爲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當地出產的文昌鷄的白斬雞做法,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等地。
在馬來半島的流傳
海南雞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移民潮中,隨著印度的移民,傳入馬來亞、暹羅與印尼一帶。在馬來西亞,海南雞飯多被簡稱為「雞飯」,在各城鎮的美食中心、茶餐室見其蹤影,一般售價多介於3.50至6.50令吉之間,在食用時都會搭配特製的辣椒醬與黑醬油。通常售賣雞飯的店家也會提供燒雞、燒肉、叉燒、滷味等,讓顧客有多樣化的選擇。甚至在馬六甲被演化成雞飯粒。
根據資料及口述歷史的記載,馬來半島一帶海南移民較多的城鎮如馬六甲、檳城、新加坡,甚至是吉隆坡已經出現一些沿街販賣「雞飯」的海南籍小販,挑擔或雙手拿著竹籃,一邊放白斬雞肉,一邊裝油飯。為了招攬生意,有些還設置了「賭大小」的消遣遊戲,小販隨身帶了3顆骰子與空碗,以雞飯來跟人賭輸贏,若賭贏了,則送出雞肉及飯;若賭輸則給錢,這種有趣的叫賣方式,認為是當地售賣海南雞飯的雛形。
根據新加坡學者的透露最早在新加坡售賣海南雞飯的是王義元 ,他在1936年南下新加坡討生活,並開始拎竹籮在新加坡一帶叫賣,後來有了儲蓄,便開始在茶餐室內開檔賣起雞飯來。由於王義元所售賣的海南雞飯非常著名,便開始在馬來半島各地流傳。跟根據馬來西亞的說法,最早把海南雞飯發揚光大的是來自海南島的王義元,在20年代,他開始在馬六甲與同鄉一同學藝做雞飯,並在30年代移居至雪蘭莪的巴生開檔售賣。另外,位於吉隆坡蘇丹街的知名海南雞飯店——南香,於1938年開業,歷史也相當悠久。
不過關於這個海南雞飯起源的問題,美食家蔡瀾在他的《海南雞飯研究》之中提到:「海南雞飯該歸功於新加坡「瑞記」餐廳的老闆莫履瑞這個人。莫履瑞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從海南島到新加坡以賣雞飯為生,他與一般小販不同,用雙手提著兩個竹籠:一個裝雞,一個裝飯,圓圓胖胖的飯球頗有特色」。
目前爭論那個城市是海南雞飯在馬來半島的發源地,已沒有多大的意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後期隨著新加坡的獨立,當地以華人為主導,比起馬來西亞,新加坡政府對於當地傳統華人美食較為注重,同時運用各種資料為海南雞飯進行包裝及推銷,讓當地海南雞飯得以成為世界知名料理。
做法
食材
帶骨雞腿 2隻
蔥碎 適量
薑碎 適量
鹽 適量
雞高湯 適量
雞高湯
薑片 20g
蔥 1根
花椒粒 2g
鹽 1g
米酒 20cc
水 1000cc
帶骨雞腿 2隻
蔥碎 適量
薑碎 適量
鹽 適量
雞高湯 適量
雞高湯
薑片 20g
蔥 1根
花椒粒 2g
鹽 1g
米酒 20cc
水 1000cc
飯
香油 適量
紅蔥頭 10g
米 100g
雞高湯 100cc
胡椒粉 適量
鹽 適量
香菜頭 2根
步驟
1. 將水煮滾,再把所有的雞高湯料下鍋,滾煮2分鐘讓味道融合。
2. 先燙熟雞腿的皮,讓形狀漂亮且可以鎖住肉汁,再下鍋滾煮2分鐘,接著關火燜8分鐘。
3. 雞腿燜熟後放入冰水中,以免過熟。
4. 熱鍋下香油、紅蔥頭炒香,再下米翻炒,最後下雞高湯、香菜頭,放入電鍋中蒸外鍋1杯水即可。
5. 把蔥碎、薑碎、鹽、雞高湯混勻成醬汁,搭配雞腿、飯食用即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